您现在的位置: 黄河在线网 >> 新闻频道 >> 社会新闻 >> 正文 |
推荐等级: 热 荐 ★★★★ |
|
|
|
作者:仵 埂 来源:中国黄河在线 更新时间:2021/1/21 11:55:59 |
题记:2012年2月22日,我回到故乡富平县,找到仵小龙,他与我是王寮同村乡党,在县文化馆工作,我让他帮忙找几个熟悉本地历史文化的长者,想对乡村曾经繁盛的民间信仰作个调查。他陪同我先后拜访了美原镇的何本善先生,流曲镇的张继周先生、王寮镇南董村的邵登益先生、县志办的范志强先生、县政府的惠志刚先生。上述五位先生以自己的亲历亲见,谈了曾存在于上世纪50—60年代富平存在的庙宇及民间信仰情况。半年后遂形成这篇文字。在此向诸位先生表达我由衷的谢意。
关中地区属于渭河冲积平原,东西长八百余里,人们习惯上称之为八百里秦川。西安市刚好处于八百里秦川的中部,以此为界,人们将西安以西称之为西府,西安以东称之为东府,富平县就位于东府,距西安70公里。

富平故称频阳,秦厉公二十一年(公元前456年),始在频山之南建立县治,定名频阳。西晋时,建富平县,取“富庶太平”之意。富平现有人口78万,1970年代至1980年代,县域人口一直保持在60万左右,算得上一个人口大县。富平现在总面积1233平方公里,17个乡镇,334个行政村。1980年代初,富平有自然村落1641个。就村落的沿革来说,这1641个村落,1950年代与1980年代相较,没有什么变化,尽管在行政区划上有不同的叫法,1980年代之前的区划称谓为县、公社、大队、小队;1990年代之后,称谓变为县、乡(镇)、村、组。村落真正大规模变化是从1990年代的城市化进程开始。可以说,1950年代的乡间村落,可以见到清末民国的村庄样态。
[1] [2] [3] [4] [5] 下一页
|
文章录入:admin 责任编辑:admin |
上一篇文章: “梅花版”戏曲抗疫情景剧《生命的光芒》15日直播
下一篇文章: 拜登推出1.9万亿美元刺激计划 |